弘揚原住民文化,以驕傲的姿態--記第十七屆金曲獎之MUSIC ORZ

音樂‧妹力‧生命‧感動...

弘揚原住民文化,以驕傲的姿態--記第十七屆金曲獎之MUSIC ORZ

文章yuanyuan » 2006-06-13, 13:45

記得傳統藝術家朱德剛老師說:“現在的傳統是以前的流行,現在的流行就是將來的傳統。”
然而,能真正留下來,成爲傳統的,當是那些蘊涵了豐富文化底蘊的作品及藝術形式。
從妹一直立足本土的表現,就知道她的觀念與這一點是十分統一的!

最近的幾屆金曲獎,原住民音樂已經漸漸突顯出來
去年曉君爲主唱的表演,向原住民歌手及音樂致敬
胡德夫老師彈奏並演唱的《匆匆》,帶著一股原住民特有的沈靜和力量
今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音樂人站上金曲獎及華人音樂的舞台,很是感動!
而我們所熟悉的這位活躍在流行音樂界的原住民歌手
卻大大超出了衆人的意料之外--
很多人一直追問,一直期待,她的母語專輯
在大家期待到以爲她一直會爲流行音樂“妥協”的時候
她抛出了這樣的表演,以萬分驕傲甚至囂張的姿態,弘揚原住民文化!
我相信這是多年來的積累,而不是看一兩場秀就可以吸收到這麽豐厚的元素,只是在一個適合的時間,把它表現出來了。

如果說第一次看的感覺是“瞠目結舌”“無法形容”
第二次再看時,已經是深深的感動。
然後,在不斷的回放中贊歎:《亞洲最棒》和《歌聲妹影》讓人覺得她在舞台表現和歌唱方面已經登峰造極,而《MUSIC ORZ》卻把我們對歌手的印象和期盼遠遠地落在後面,在舞台上、在音樂中,她已經完全遊刃有余!

第一次看的時候,就覺得整個表演在講述一個故事,是女主唱和她熱愛的家鄉和族人的故事:有史以來,這就是一個熱愛唱歌與表演的民族,無論歡樂或是悲傷,都用歌唱和舞蹈的方式表達,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成長,艱苦、不被理解甚至不被正視,但他們從未放棄,特有的價值觀使他們用包容的心接納這一切,靜默卻堅定地守護著那片土地和他們的生活,長年的努力下,終于獲得世人的尊重。其中一個熱愛唱歌的女孩,因爲要實現父親和族人的願望,又因著機遇和不懈的努力,受到世人的矚目,再回到家鄉,族人以她爲驕傲,她卻一直沒變,還是那個單純地熱愛唱歌的女孩,族人對她更爲疼惜。在外面的世界,她遇到了很多只想單純唱歌的她從未想過的問題,她勇敢地獨自面對這些困難,毫無怨言。她仍然以敞開的心面對衆人,但當發現這爲族人帶來影響時,她不再沈默,她開始用她的力所能及,保護她心中的淨土。她從前輩、長老身上學習、汲取,然後身體力行和同輩一起,帶領後輩向正面、積極的方向努力。最後這段仰首向前的音樂和中段時MEI被武士擡出來的音樂是相呼應的,配合兩段音樂下的肢體表現,我想,是意味著在外不論獲得榮譽還是遭遇困難,他們都不會忘記,支撐他們繼續努力下去的力量……

再從音樂方面來說,通過很多簡單卻富有民族風情的樂器搭配原住民歌曲和古調,舞蹈也融合了具有原住民文化的肢體動作,所有表演的裝束到臉上的圖騰,都帶有原住民文化的印記,甚至包括舞蹈及歌唱中穿插的像是“喝彩”的呼喊和尖叫……這段表演裏,流行音樂的元素只是作爲‘串場’出現,像是PATRICK的RAP,一直覺得他的RAP不是那麽的西化,是很適合MEI的歌聲,而PATRICK更以聽MEI的原住民歌句的動作來引出他的RAP,相當精彩。當然,還有所有參與到表演和編排的舞者與老師們,整段表演從樂器、人聲、RAP、和聲到舞蹈、音樂和裝束,整個編排天衣無縫,又相當完整,令人驚歎!


在這個越來越向娛樂和商業靠近的音樂環境下,這段以民族音樂爲主角,將流行音樂完美結合,又蘊涵了原住民文化的精彩表演給了樂壇一次強烈的沖擊;在這個無論唱歌還是舞台表現都已近乎完美的歌手身上,這段表演讓我們著實地感到幸福,因爲,她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突破上一秒的自己。同時也應了DISCOVERY中陶喆說的那句話:不管她賣多少張,不管她是不是最當紅,不管有多少人聽她唱歌,但,只要她還在唱,就是在提醒華語樂壇,要提高標准、要不斷努力!


當得知這段表演的“總監”是張天後時
只留下一片唏噓贊歎、不斷欣賞膜拜的我們
她卻又跑遠了
到紐約去學習歌舞劇,一定又會收獲到很多東西
真高興看到自己喜愛的歌手可以做自己想要的音樂,想要的表演和想表現的文化
真的,高興又感動!
只是……自己心裏卻越來越放不下了--就是對那片土地的向往,最大願望是在那裏看日升日落!(當然是除了豐年祭以外)有生之年一定可以實現吧!努力!


P.S.:這些感覺都是我自己的感受,但一定是有更深刻的東西蘊涵在裏面,真的期待MEI或者團隊中的人能將最初的想法、包含的意義和音樂、舞蹈、樂器的應用有個完整的、貼切的解讀!让我们能更好地欣赏这一艺术作品!
yuanyuan
 

文章Fish » 2006-06-13, 19:55

這文的作者,是北京的圓圓嗎?

早先曾在 華納版 看到 Rock 叔叔的大作,也是在探討整個演出的意義。
在我覺得,這樣的探討,有點太沉重;
我並不認為,其中一定要有"劇情"。
也許有、也許沒有,總之,看的人會產生自己的 image ,形成自己的感動和印象,
到底觀眾產生的印象和設計者想要表達的,究竟同或不同:
歷來少有"導演"會出面說明。
"感動"就好了,感動。
『懂不懂沒有關係。感動最重要』我如是想。

之前我會大膽臆測這演出會讓大家"不懂",是嗅到了"音樂人盛會"這樣的訊息。
既然是音樂人的盛會,自然音樂人可以大膽發揮音樂人的想法,無須拘泥於社會大眾的既定印象,
也因此她的歌迷可能會"嚇死",因為歌迷們從無法得知她有如此的一面。
但若落實到部落,實則,『原住民文化』遠比我們所知所想的要活潑多元,至少在大巴六九部落是如此。
有傳統傳唱的古調步伐,有最新流行音樂舞步,我看過夏威夷風、非洲風,
隊形變化、道具服飾乃至音樂,雖然是小小一個部落廣場,卻是完整的一個個演出。
她只是把部落裡的小型演出,提升到國際場合,
一樣是新潮與傳統的結合,只不過如今加入的"新潮",樣樣都是在國際上有頭有臉叫得出名號的流派。
於是乎一個結合卑南傳統音樂、非洲打擊以及雷鬼和 Rapper 的創作於焉出現,
在我不認為它是宏揚原民文化。
或者應該是說,它是宏揚原民文化中融合與創新的那一點。

原諒我這麼講,這演出,讓張惠妹站到了比紀曉君更優的文化位置。
她不僅僅是整理、傳唱。
她做了整合和創新。
新,又不失原味,在這樣的場合呈現給大家,大大提升原民文化在世人心中的地位與印象。
--原民,是那麼壯闊多元--

所以我真的不願意去拘泥整個演出的劇情涵義。
欣賞舞台上她豐富的肢體,和其他演出者的互動,還有整個音樂、舞台呈現出來的感覺。
感動。
我還是會建議大家不妨閉起眼睛"聽"這演出。
應該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不好意思圓圓!
這是我的想法,和你不同。
:mrgreen:
頭像
Fish
Corvus macrorhynchos
 
文章: 5284
註冊時間: 2005-06-26, 21:53
來自: Microcosmos(小宇宙)

文章五月 » 2006-06-13, 21:32

我覺得其實每個人要怎樣理解都是對的
畢竟音樂、藝術或是表演這都是很主觀的東西
每個人瞭解的角度不一樣嘛
尤其是內地妹迷對於臺灣的原民文化
多半也就是從Mei透過流行樂所帶出來的零星表現
並沒有機會看得很完整
所以難免會被局限了
雖然可能各個導演也都希望觀衆自己來見仁見智
不過還是期待張總監能夠有機會稍微得解釋一下啦
:lol:
五月
 

文章Fish » 2006-06-13, 22:24

喵喵,我無意說誰被侷限,事實上主流文化對於原民文化,總是常有既定印象,
我自己也是。
我只是想強調,我不太想去推敲這個演出的劇情、意涵,而寧願去感受那個感動;
以及,她能融合這些元素成這個演出,固然是分工合作各專業貢獻心力,
但她這"總監"功不可沒,
若因此讓原民文化變成流行,那更是值得稱許!
也因此我認為在原民文化上,這個演出讓她超越了紀曉君。
--在流行文化上我則認為這個舞蹈讓Jolin再度站到後面去。張姐姐還是比較厲害 :mrgreen:
已不是個人獨秀而是團隊,和意函。

大概這樣吧。喵 :mrgreen:
頭像
Fish
Corvus macrorhynchos
 
文章: 5284
註冊時間: 2005-06-26, 21:53
來自: Microcosmos(小宇宙)

文章訪客 » 2006-06-13, 22:35


聽了小魚老師的見解
很多感覺就清晰起來

這個表演
如小魚老師所說
是因爲歌迷無法得知她有如此的一面
而對于原民文化又大多是通過歌手而了解到
所以,寫出來的感覺才會顯得“窄”

至于“劇情”
純粹是我的第一感覺,相信很多人也都會有不同的感覺
我期望的解讀
是希望對這段表演有更深入的了解


老師真的還記得我
先報個到咯
真是不好意思,其實一直會來這邊看,但直到看完MUSIC ORZ才激動的浮上來:)
以後一定會多來交流
第一次在這裏發文章,好象老師判作文的感覺,還蠻緊張的
不過要感謝小魚老師“不同”的見解
可以讓我了解到更確切更深入的情況
沒有機會去親自體驗原民文化
就希望通過小魚老師及這裏的原住民朋友們多了解一些,了解的深入一些
因爲真的很向往!
(不过,先在這裏自我批評一下:以前都會到“妹力源頭”去看,但怎麽都沒有用心的感覺,剛才看到小魚老師貼出的幾段表演,竟然都忘記有看過@_@",要先去補補課了!)
訪客
 

文章yuanyuan » 2006-06-13, 22:38

(楼上是我:)
yuanyuan
 

文章五月 » 2006-06-13, 22:54

看這段表演
對我來講好象最好的注解就是東風的侯主管的形容:震撼而感動!
一次一次的重溫
卻覺得越看越沒有話說
只是想把自己交給她,隨著她走就是了
MSN的名字前兩天改成:原民文化,融合與凸顯
並沒有明確的想法
只是看完她在金曲獎上的演出浮現在腦子中的兩個詞
原民文化對於流行文化,這段表演對於金曲獎,或者僅僅是她對於整個的表演團隊
似乎都體現出這兩個詞:融合與凸顯
我也要去重溫一下小魚老師那些關於部落的文章了~~ :D
五月
 

謝謝小魚老師對原民觀點的解釋

文章小虎 » 2006-06-25, 03:24

to 小魚:

原住民文化,常被看做是刻板印象中的山花觀光是式的文化演出,一再被重現、一再被消費,當然這不是全然的壞事,重點在於有沒有深度,有時候我會認為,藝術、文化、是可以切開來談的,可是如果藝術沒有文化的基底,就很難傳達其中文化的涵養、內涵還有意義,看到阿妹為我們原住民做的努力,或許他認為這只是一個表演,單純的作一個歌手該做的本分,但是他確實作了很多很多起頭的作用,謝謝他,也謝謝你對原住民文化作一番深沈成熟的見解與表達,我是原住民,我以原住民為榮,我更為台灣為榮,大家一起努力加油,為難得擁有多元文化的土地努力,讓她更美麗,更能培育擁有多元思維的大眾。

附帶一提,金曲獎的相關演出,近來許多原住民開始紛紛出籠,並且也很好表現,其中提醒大家,戴愛玲(排灣族)也曾為金曲獎的主題講演唱喔!主題歌曲為passion!
小虎
 

文章Fish » 2006-06-25, 16:53

嗨,小虎~~
我很希望自己別回覆得"太用力" :mrgreen:

某方面我相當同意於,這是一場『演出』,很有可能沒有偉大深遠的意函或架構,
就是有個感覺、大家合作將它呈現出來,如此而已。
我更同意你說的,藝術(或說任何演出)勢必植基於文化,
表演者、設計者有時候實在說不出為何他要那樣作,但仔細回溯,總是事出必有因。
有時候,他們那樣歌、那樣舞,其實沒什麼深意,就只是『生活』,
歌舞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
相對的,這些歌舞,也就是他們的文化。
常常,我們把它看得太淺,好像他們的文化就只有觀光地區的歌舞表演。
有時候我們又把它看得太用力,彷彿一草一木一字一句都有其傳承用意。

我上文中的『我們』,指的是漢人,也是任何人。
世界對台灣有其刻板。
台灣漢人對台灣原住民有其刻板。
台灣原住民本身各族間對其他族的文化、甚至同一族內對不同部落的傳承方式,不也是有其刻板?
『你們原住民....』相信許多原住民朋友常常被漢人朋友這麼問,
也就遑論內地朋友、旅居海外的各地友人了。
我們往往忘記,台灣原住民有十二族,各族有不同的語言文化與風俗、居住環境有山有海,歷史傳承也各不相同。
當我們說『原住民』時,到底我們心中所指的,是啥?

這個問題恐怕原住民本身也在問。
何謂原民文化?
台灣歷經四百多年的"外族統治"--對原住民而言不管漢洋都是外族吧--
這期間因應強權統治所做的改變、融合,算不算『原住民文化』?
各族之間有遷徙、通婚、通商。
經千百年的交流以後,又哪些是那個族的原始文化?
『原住民文化』。好偉大又好難定義的五個字!

所以我超欣賞張惠妹這段 Music Orz 。
因為它不侷限,它融合、創新。
所有針對本土文化的探尋,很容易陷於『封閉』,『排他』,
『這樣才是我們』,以致於再也無法接納甚至無法欣賞其他的事物。
但張惠妹這段 Music Orz ,展現了巨大的自信和能量。
自信來自於對本身文化的肯定與了解。
能量來自於對其他文化的吸納和接收。
也許她本人根本沒想這麼多,只是把想要表達的感覺給表達出來。
=>這就是文化。她的令人讚嘆的文化。

我還是回覆得太用力 :oops:
我不是原住民,但我以他們為榮。
我希望這塊土地上的各元文化能蓬勃發展,多元、而能互相欣賞互相融合,
煥發一塊更美麗的土地。

很用力的回覆。
但願....沒嚇到小虎.....
喵~~
頭像
Fish
Corvus macrorhynchos
 
文章: 5284
註冊時間: 2005-06-26, 21:53
來自: Microcosmos(小宇宙)

文章Natasha » 2006-07-29, 19:12

剛又把這段表演看了一遍。
然後想起那晚看完的第一個念頭:意猶未盡。

當時我確實感覺到它的結束令我感到突然,
大家應該都希望可以再多看點表演的,對吧?
不過那時候一方面也被她少見的「舞台表演多於歌曲呈現」的演出奪去了大半思考,:p
以致於一時之間也沒計較那麼多,反正就是覺得很新奇、別出心裁!

不過剛剛再看一次,感受又多了一些。
或許是經過一個半月的沈澱以後,初看表演時的那種驚豔感會消退,
然後好像就可以用比較冷、比較旁觀的立場來看待這次的演出。
有時候我會試著拿掉自己是個妹迷的舊有身份,去看這個人在唱歌、跳舞,
去發現為何她會受到歡迎推崇,又有哪些是可以再努力追求進步的地方。
這是我個人的習慣,也是對自己的期許,一種不希望自己太過於迷戀偶像的想法。

所以當初聽到她中間唱起「不要亂說」,我很高興,因為當時正喜歡這首歌;
而現在,反而有種如果是唱「站在高崗上」可能會更適合的想法,
因為會更貼近表演主題、更有一致性。
只是,我會不會又會覺得這是一首老掉牙的歌,太常被演唱了,應該有所突破?
結論就是,當她的歌迷,常常內心都是衝突著的... :cry:

對於原民文化,我只有歷史地理課本那種程度的認識,
他們的表演跟藝術更是所見有限,
實在不敢去評價這場表演對於原住民文化的具體呈現或是在推廣上有多大的助益。
只是有一個是我看完上面文章以後產生的想法,
我跟小魚老師的觀點稍微不同,
我不認為「這演出,讓張惠妹站到了比紀曉君更優的文化位置」。
我認為這是很難去比較的;
沒錯,阿妹有創新跟融合,
但我覺得,
為了保存和宣揚傳統卑南歌曲而盡一己之力在進行傳唱工作的紀曉君,
也有她被賦予的歷史定位與文化責任。
她們兩位應該是不能相比也不用相比的,
如果真要比的話,我倒認為,說不定阿妹的卑南母語說得也還沒有紀曉君來得道地呢!
但,這有很大的影響嗎?能因此就說紀曉君的代表性更足嗎?
她們兩位各自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為卑南文化盡一份心力,
都是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要把原住民文化帶出去,
事實上,我甚至會覺得紀曉君的傳唱之路是更加艱辛難走的呢!
因此,她們兩位都讓我很感動。
回頭看看自己,有想過要為自己的文化貢獻一份力量嗎?

不過有一點我跟小魚老師的想法一致,
我也不認為需要去探究「張總監」當初的理念和構思,
或許她的想法是來得很單純的,想到了也就去做了,
如果真的只是因為一時靈感的觸發,那這種事要叫人家從何解釋起呢?
說了我們又會懂嗎?能體會嗎?^^
現在我倒是比較期待她怎麼來詮釋卡門這個著名的角色?
她的創作力和靈感是不是真的就像一塊瑰玉,足夠讓人刮目相看呢?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嘿嘿....

說到這裡,突然發現自己離題有點遠了... :p
好像有些還想說的,但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姑且就先這樣吧,想到再說 :)

p.s 要給yuanyuan一些話:
我跟你有相同的感覺,也覺得「在這裡發文章,好像老師判作文,還蠻緊張的 」:D
沒辦法,誰叫這裡的站長大人本身就是一位老師呢! 哈
不過這裡討論的氣氛一向都還蠻平和的,您大可放心 :lol:
Natasha
俏立竹稍搖曳
 
文章: 35
註冊時間: 2005-09-16, 20:54

文章Fish » 2006-07-31, 12:20

或許真的不該去比較說兩位卑南姑娘在文化上的貢獻,那的確是無法比較的。
妹的卑南語可有曉君來得道地?我當然更不可能知道,
只是覺得,妹在音樂上,往往不受"詞"的限制,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詮釋可以給同一首歌完全不同的感覺。
若此,"咬字"的道地與否,就看"感覺"了,
如同不會講閩南語的她可以把閩南語歌唱得絲絲入扣,喵。

在文化上,我自己覺得,整理、創新,比純整理更為重要。
最近愕然發現:很多我們說的"古調",遠則日據時代的原住民音樂家所創,近甚至是八零年代的作品,
嚴格說來,那是原住民的現代民謠!
只是整理、傳唱,就失去了原住民音樂的那種生命力。

純粹意見交流,說是老師在批改作文,真的不敢。
我想,越多思想在此跳躍,這個地方也才有可看性,不是嗎。

喵~~
頭像
Fish
Corvus macrorhynchos
 
文章: 5284
註冊時間: 2005-06-26, 21:53
來自: Microcosmos(小宇宙)

回覆小魚老師:

文章小虎 » 2006-08-18, 03:01

小魚:

我並沒有嚇到,反而很開心,因為你有不同的角度看阿妹,看台灣原住民,甚至去思考主流社會刊載原住民相關事件,還用心的去求證,這很不容易,而且還可以發現其中有很多謬論的地方。
可是看你回覆文章的內容,我覺得這讓我想起,為什麼我們常有些我認同,說『百浪』(意即)平地人不懂我們的意思,雖然你的角度可能是好的;很多時候很多人並不清楚,原住民在想什麼?甚至容易把原住民當作一個群體去看待,卻不知道每一族的文化特性、性格、社會結構等等,那好像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你回覆的文章,有很多也是我認為是對的,只是原住民如此多族,且每一族都不相同,很難代表每一族的看法,而且認知也會有問題,但其中原住民有一個東西是相同的,就是歷史及生活的共同經驗,主流社會不是自己的,一出生很早我們就要學會用多元的價值去思考去生活,甚至可能因為要依附及怕孤立,還要背棄自己的原則、族群、歷史以及尊嚴,這非同一般人能想像,或許有人認為,今天的台灣怎麼可能?但這真的是千真萬確的事情,只因很多人不是原住民,或許到不是漢人為主體生活的人可以想像吧!
我要說的重點是,看看小魚老師的文章,有一些是我自己也贊同,但是並不全然認同,只因你不是原住民,很抱歉這樣寫會不會很不禮貌,可是小魚老師,你不知道阿妹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嗎?他對你的影響和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不同的,所以你的論點會是這樣,當相較於我們,影響是更深遠的,這樣感覺似乎又給阿妹很大的壓力,但是,真的沒辦法,只因為我是原住民。以上,希望小魚老師懂我的意思。

PS:寫完這篇文章,我突然想起我一個跟我很要好的布農族大姊,他曾寫過一篇有關於原住民電視台當初用政府標案的方式,依附在媒體財團的文章,他寫道:

在我這個年齡的漢族女性朋友,假想正輕鬆走在誠品書店,手裡拿著王文華寫的『蛋白質女孩』,她有很多的思考,可以想如何讓自己很像蛋白質女孩,如何讓自己更美麗,如何讓自己更成為一個別人眼中的蛋白質女孩,可我不是,只因我是原住民,只因我的工作是為原住民的原住民媒體工作者,我不能化讓自己看起來很亮眼的女孩的妝,在外面採訪時,我的化妝品是強烈的紫外線,雖然紫外線讓我看起來更顯『大地』有點髒髒的、有點枯黃黯淡的皮膚顏色,但那卻是滋養我更認識自己更發現許多怪象的奇異化妝品,只因我是原住民,我的思考總是離不開原住民社會,我想跳脫,可是心理卻總是放不下,雖然依附在財團底下的原住民電視台,只講量夠不夠,達不達到中央原民會要求的集數,卻不管其中的品質問題、也不管其中錯誤的相關報導、更不管真正的原住民部落的聲音,可我不行,因為我是原住民,所以即使在很短的時間內要拍成一個成品,我還是要盡心盡力的試問自己,拍到重點了嗎?可以為部落族人一個好的交代了嗎?所以即使再辛苦、即使在消耗我青春的熱力,我還是沒有辦法隨隨便便交出一個沒有原住民主體性,沒有品質的完成帶,即使我可以選擇和漢族女性一樣,隨手拿著一本蛋白質女孩一書,但我卻沒辦法進去這本書的世界,因為我的心思還是在原住民的社會,只因我是布農族的女兒.....原住民的一份子。

以上,希望小魚老師知道我在寫的東西。

重複看了一遍,感覺這篇文章好沈重喔,希望沒有嚇到你!
















Fish 寫:嗨,小虎~~
我很希望自己別回覆得"太用力" :mrgreen:

某方面我相當同意於,這是一場『演出』,很有可能沒有偉大深遠的意函或架構,
就是有個感覺、大家合作將它呈現出來,如此而已。
我更同意你說的,藝術(或說任何演出)勢必植基於文化,
表演者、設計者有時候實在說不出為何他要那樣作,但仔細回溯,總是事出必有因。
有時候,他們那樣歌、那樣舞,其實沒什麼深意,就只是『生活』,
歌舞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
相對的,這些歌舞,也就是他們的文化。
常常,我們把它看得太淺,好像他們的文化就只有觀光地區的歌舞表演。
有時候我們又把它看得太用力,彷彿一草一木一字一句都有其傳承用意。

我上文中的『我們』,指的是漢人,也是任何人。
世界對台灣有其刻板。
台灣漢人對台灣原住民有其刻板。
台灣原住民本身各族間對其他族的文化、甚至同一族內對不同部落的傳承方式,不也是有其刻板?
『你們原住民....』相信許多原住民朋友常常被漢人朋友這麼問,
也就遑論內地朋友、旅居海外的各地友人了。
我們往往忘記,台灣原住民有十二族,各族有不同的語言文化與風俗、居住環境有山有海,歷史傳承也各不相同。
當我們說『原住民』時,到底我們心中所指的,是啥?

這個問題恐怕原住民本身也在問。
何謂原民文化?
台灣歷經四百多年的"外族統治"--對原住民而言不管漢洋都是外族吧--
這期間因應強權統治所做的改變、融合,算不算『原住民文化』?
各族之間有遷徙、通婚、通商。
經千百年的交流以後,又哪些是那個族的原始文化?
『原住民文化』。好偉大又好難定義的五個字!

所以我超欣賞張惠妹這段 Music Orz 。
因為它不侷限,它融合、創新。
所有針對本土文化的探尋,很容易陷於『封閉』,『排他』,
『這樣才是我們』,以致於再也無法接納甚至無法欣賞其他的事物。
但張惠妹這段 Music Orz ,展現了巨大的自信和能量。
自信來自於對本身文化的肯定與了解。
能量來自於對其他文化的吸納和接收。
也許她本人根本沒想這麼多,只是把想要表達的感覺給表達出來。
=>這就是文化。她的令人讚嘆的文化。

我還是回覆得太用力 :oops:
我不是原住民,但我以他們為榮。
我希望這塊土地上的各元文化能蓬勃發展,多元、而能互相欣賞互相融合,
煥發一塊更美麗的土地。

很用力的回覆。
但願....沒嚇到小虎.....
喵~~
小虎
 

文章Fish » 2006-08-18, 21:56

早上看到小虎的回覆的時候,是有點嚇到,
因為隔了這麼久,而又回了這麼多。
然後我一直在想:這是必須好好回覆的,不急,但又好像不能太遲。

很多東西我永遠無法真正了解與體會,因為我真的不是原住民,
我只能試著學習用我所以為的原住民的角度去看世界,試著將心比心;
很多時候我也知道原住民朋友不見得同意我的了解,但一貫地,他們總是寬容。
所以,小虎你願意說出你的不贊同,在我,是很棒的學習,喵。

原住民朋友面對主流社會的生存之道,是我很驚艷的一點。
自己的東西是美的,卻不是主流,甚至被邊緣、被矮化,
要如何在主流中求得生存、保存甚至發揚?
從原住民身上,我看到了代代的努力。
佩服。

自然,我也無法真正理解,Mei 對原住民的影響有多大。
或許對她而言是個壓力,但我相信,她視之為光榮。

最後我想說,我了解『白浪』這個稱號的負面意義,若沒必要,以後就別再用吧,
在台灣,『原住民』這個稱號的人數雖少,卻代表著眾多獨立的個體,我也從沒想說可以一語概括,就只是個概稱。
希望這個族群的美好,可以有更多的人願意去親近、認識、欣賞與了解。
也許我們的了解不見得正確。
但,文化本身本就沒有標準答案,不是嗎。

謝謝你,小虎。
希望可以更常看到你。
喵~~
頭像
Fish
Corvus macrorhynchos
 
文章: 5284
註冊時間: 2005-06-26, 21:53
來自: Microcosmos(小宇宙)


回到 音樂 / 妹力論壇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6 位訪客

cron